1805877693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详情 行业动态

2018院外市场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5家企业有戏

作者:E药经理人  发布时间:2018-01-17  浏览次数: 762 次      来源:医药网

导读: 2018院外市场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5家企业有戏

1月17日讯 2018年,院外市场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从国家层面,禁止限制处方外流等政策正在加紧落地;医院层面,由于迫于药占比、药品零加成等政策压力,药房本身成为一个“成本部门”,药房社会化、处方外流顺理成章;企业层面,在医院招标限价的压力下,企业或主动或被动的布局院外市场,跑马圈地此起彼伏。

 

  另外,在“两票制+营改增+流通整治”下,药品流通渠道被压缩,流通过程更加透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依附于药品流通的利益输送,为医院让渡处方药销售提供了契机,2017年也被称为处方外流、医药分开的元年。而2018年则被预测为爆发之年!

 

  处方外流动力何在?

 

  医院层面,药品零加成使得医院药房从原来的收益部门成为消耗医院运行成本的部门,医院有动力将处方开在院外;降低药占比使得医生单次开药有限,病人为了取药方便,或转移至院外市场拿药。来自政策的压力,使得医院来自处方的收益承受压力。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门诊及住院病人的均次药占比正在大幅下降。

 

  医生层面,作为掌握处方权的医生,药占比迫使其开药受限,以药养医的模式受阻,但短时间医生不会轻易放弃此处利益,往外输送处方则成了折衷之选。

 

  企业层面,受国务院7号文和70号文的影响,公立医院对药品采购方式更加严苛,招投标压力下药价不断被迫下降,加之降低药占比和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等政策,都严重挤压了处方药在院内的生存空间。在当前的国家严控院内市场药品价格的情况下,企业将综合考虑政策、成本、收益等,这将促使其选择退出院内市场,开始加大院外销售力量。

 

  从总体来看,在国家不断引导处方外流的强有力政策指引下,控制药占比、取消药品加成等措施使得医院不断承压,传导至实操层面的联合招标及二次议价等使得药企盈利空间受限,在各方共同推动下,处方外流势在必行。

 

  处方外流将如何进行?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处方药在零售药店销售额已达1321亿元人民币。未来破除以药养医、处方外流等医改措施为医药零售行业持续释放利好,“2018年规模将至1600亿,到2020年自院内向院外迁移的处方药总量有望近万亿元”。

 

  处方带来的收益是可观的,那么哪方会从中受益呢?

 

  未来处方外流首先利好院边店和基层社区医院,长期利好连锁药店及整个医药零售行业。第一阶段疗效确切、价格较贵的特效药会最先流出院外,争夺院外市场;第二阶段,在药占比、医保控费的持续推动下,直接面对消费者的DTP模式推开,高价药、原研药、辅助用药会逐渐流出院外;第三阶段,随着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消费者医疗知识提高,慢病管理规范运作起来,慢病用药将大范围集中在院外市场;最后在各方面成熟的情况下,实现处方全部自由可流通。

 

  短期来看,处方外流首先利好院边店及基层社区医院。院边店由于地理优势,最易承接外流处方量。在分级诊疗政策下,社区医院享有基药目录、增补目录和延伸处方目录的处方药权力。病人可以先去大医院开属于延伸处方目录的药品,然后在社区医院就能直接开出这些药品,且能免费送货上门。以北京为例,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的药品价格一样,但是基本可以免除挂号费;与药房相比,药品价格更便宜,这样的优势就使得社区医院能留住很多老年患者。类似的,在上海的社区医院,对于有医保的患者,能免除挂号费,且药品的价格相比二、三级医院还更便宜,采取“零加成”的做法,对病人更有吸引力。

 

  在政策影响下,中国的处方外流在每个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受益的主要品种不同。第一阶段:预热期,这一时期主要推动因素是招标降价及医院控制医保费用等,针对某种疾病的特效药有疗效确切、价格较贵等特点,受限于药占比及招标程序,会最先流出院外,争夺院外市场;第二阶段,在药占比的持续推动及DTP模式发展下,医院处方继续外流、消费者教育初步完成,高价药、原研药、辅助用药会逐渐流出院外;第三阶段,由于国家政策的推进及老龄化进一步加剧,慢病用药院外销售增速;最后在各方面成熟的情况下,实现处方全部自由可流通。

 

  在处方外流的过程中,受益大处方有以下特点: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产品属性安全,药品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效性,不一定疗效最好,但疗效必须确切;创新性,有亮点,定价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医保支付能力的提升,消费升级带来的是用药结构的升级。

 

  短期内在难以有大规模稳定收入弥补医院原有的药品收入的情形下,医生会将处方权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同时权衡患者可接受度、安全性、便利性等因素,院边店和基层医院首先受益。基于此,兴业证券分析了以下五家企业,认为他们在处方药外流中颇具优势。

 

  国药一致: 增强药学服务

 

  国药一致是中国医药集团、国药控股旗下的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1993年深交所上市。其主营业务为医药批发和零售,分销业务名列中国医药商业20强,拥有完善的全国商业网络和深度渗透的南区终端市场网络,同时国大药房多年排名国内零售企业营业收入首位,直营门店数、总门店数位列全国前3位,拥有3000余家零售药店。

 

  为承接处方外流,公司目前共建有DTP药房、院内药房、院边药房和“5+X”药房等多种形态药房,截止2016年底,已开设21家DTP药房。国大药房的众多会员信息可以通过与APP的对接实现各类大健康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实现诸如远程轻问诊、健康监测健康档案、代客煎药、慢病管理、互联网商业保险等多种多样的服务模式,进而转型成为全方位的药学和大健康服务提供商。

 

  益丰药房:整合对接

 

  2015年上交所上市。公司抓住行业整合机遇,自建和收购门店齐头并进。2017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增门店107家(其中,新开81家,收购18家,加盟店20家,关闭12家),截止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拥有门店1,890家(其中加盟店70家),总经营面积为240,406平方米(不含加盟店经营面积)。

 

  益丰药房针对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市场需求和消费人群特点,建立覆盖不同城市、不同商圈的店面网络,形成了旗舰店、区域中心店、中型社区店和小型社区店的“舰群型”门店布局。目前小型社区店还是占据绝大多数的比例,截止到2016年底,1512家直营门店中,小型社区店、中型社区店、区域中心店、旗舰店分别有1047家、412家、40家和13家。

 

  新建门店通过开展与政府及医保部门、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及制药厂家的合作,加快医院周边的门店的新建和收购步伐。截止2016年底,公司已取得各类“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药店达942家,占公司药店总数的62.30%,低于一心堂的77.6%和老百姓的77.9%。

 

  华东医药:多维度构建

 

  近年来,营业收入基本保持在15%以上增长,净利润总从2012年的6.21亿元提升到2016年的14.47亿元,复合增速为19.84%。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4.51亿元,同比增长13.3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89亿元,同比增长24.58%(扣非后增长24.98%)。

 

  伴随处方外流、分级诊疗的推进,公司积极创新商业模式,继续推进基层和OTC端布局。零售连锁板块:企业积极探索产品+服务的发展道路,积极介入慢病管理,对接医院处方外配。目前已有三大平台运行,包括社区平台、大医院平台以及移动医疗平台;大健康板块:在原有华东健康馆、采薇坊中药香文化、悦可美容基础上,新设杏联诊所子公司,希望通过挖掘商业平台化价值,搭建“健康指针”医养护平台,串联医疗、养护、慢病管理的服务营销模式。

 

  通化东宝:慢病管理突破

 

  通化东宝近年来营业收入持续增加,2012-2016年复合增长率15.51%,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60.50%。2016年公司收入和利润端同比分别增长22.23%和30.41%,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25.2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49亿元,同比增长29.60%;扣非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29.53%。

 

  面对分级诊疗、医生多点执业及慢病患者数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围绕胰岛素药物产品,构建糖尿病治疗、血糖监测(红倍心APP)、病人行为管理(你的医生APP)的东宝糖尿病慢病管理平台。2015年,通化东宝与华广生技签署股权认购协议,获取华广生技17.79%股份,同时取得华广生技所有血糖检测产品的大陆总代理特许经营权,全面介入糖尿病血糖检测领域。

 

  2016年4月,公司与腾讯签署《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通化东宝在糖尿病血糖监测领域研究正在向云端管理不断深入,有利于协助更多专家资源深入基层医疗,实现线上线下有效互动。在处方外流趋势下,通化东宝的慢病管理平台将是竞争的一大优势。

 

  长春高新:渠道建设新举措

 

  长春高新自2012~2016年,公司总体收入复合增长率近16%,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27%。2016年公司收入和利润端同比分别增长21%和26%。

 

  金赛药业重组人生长激素等生物药品,是上市公司重要营收来源,占比保持在40%以上,2016年归母净利润贡献达73%。2015 年8 月17 日,金赛药业与伊美安健、阿里泰富及上海赛增高共同签署了《关于出资设立上海童欣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协议》,各方同意共同出资人民币10,000 万元设立上海童欣医院管理公司,其中金赛药业出资2800万元占比28%股权。

 

  该管理公司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和经验,建立与金赛药业紧密合作的医院门诊体系,为相关企业提供医院管理咨询、医院教育培训等系列服务。同时建立医院管理公司也是金赛渠道建设的新举措之一,一线城市的中心医院作为主要营销渠道开出处方后,患者可以就近在专科门诊后续治疗。

 

  本文编辑自:兴业证券